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披露 > 工作报告 > 内容

省人口基金会2015年工作总结与2016年意见

安徽省人口基金会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意见

     2015年,人口基金工作在省卫计委、省计生协的关心重视和各级卫计委、计生协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在资金募集、项目运行、内部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一、2015年主要工作

(一)资金募集稳定,支出结构合理。

2015年共募集资金8907万元。其中:人口专项基金8793.3万元,省级财政补助100万元,单位捐赠13.46万元,个人捐赠0.2万元。全省筹资百万元以上的县(市、区)达37 个,占项目县(区)34%。本着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收益582万元。全年总支出7277万元,占当年总收入76.7 %; 2015年公益事业支出7100.4万元占上一年总收入的72%。

(二)项目运行规范有序。

坚持品牌项目与创新项目并举,着力优化项目结构,注重项目实效。全年累计拨付救助资金7100.4万元,其中:救助支出6401.2万元,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支出699.2 万元,实现帮扶计生困难人群约 16.4万人次。

1、特殊关怀项目:累计发放资金1445.6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22.6%。为8928个失独家庭进行了紧急慰藉(其中救助既往失独家庭8371个),拨付资金1011.4万元;为16个失独家庭给予了再生育救助,拨付资金13.9万元;为1623个家庭开展了结对帮扶;为1159位失独老人配置了爱心手机和续缴话费,拨付资金18.9万元(其中:为767人续缴话费11.8万元,为392人购买手机7.1万元);为25033个特扶对象购买了特扶保险,拨付资金250.3万元。2015年11月27日上午,基金会领导专程赴肥西县丰乐镇看望慰问了舍身救人的“合肥市见义勇为模范”何九春家属,送去2万元慰问金。

2、扶贫济困项目:累计发放资金2613.7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40.8%。其中:救助计生困难家庭16478户,拨付资金1072.8万元;救助计生贫困母亲8606户,拨付资金612.9万元;大病救助及特殊救助2942户,拨付资金927.9万元。

3、助学成才项目:累计发放助学金1740.4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27.2%。共资助7880户计生困难家庭子女圆梦大学,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4、平安保障项目:累计拨付资金415.7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6.5%,共投保133893人次。其中:计生专干保险投保30500人,拨付资金91.5万元;优生优育保险投保19778人,拨付资金118.7万元;留守儿童保险投保43803人,拨付资金120.6万元;其它险种投保39812人,拨付资金84.9万元,为全省计生家庭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防护墙。

5、自选项目:累计拨付资金103.1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1.7%。其中:救助关爱女孩50人,拨付资金5万元;救助孤寡老人104人,拨付资金5.2万元;资助留守儿童814人,拨付资金27.2万元;创业扶持181户,拨付资金46.5万元;青春健康项目拨付资金14.6万元;为92位特扶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拨付资金4.6万元。

6、创新项目:累计拨付资金80.6万元,占全年拨付项目资金的1.2%。其中:利辛县和涡阳县建立15个留守儿童之家,投入资金31.2万元;六安市裕安区助耕服务160个特扶老人,投入资金12.8万元;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美国微笑联盟合作在宿州、亳州两市开展救助唇腭裂儿童项目,救助97人,投入资金29.1万元;与安徽省出生缺陷救助基金会、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开展贫困残障儿童资助项目,资助10人,投入资金7.5万元,这些项目植根基层,应急解难,展示了创新项目的生命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加强宣传,提升品牌形象。

1、加强媒体宣传。《中国人口报》2015年2月10日头版头条报道了“安徽省精心打造人口基金项目品牌”的成功做法;在《人口与健康》杂志开设人口基金专栏,全年刊发稿件45篇;与安徽日报合作开展“我与人口基金”优秀征文比赛活动,收到征文300多篇,在安徽日报农村版上择优刊发33篇,评出优秀征文15篇,并编印成《爱,照亮梦想—征文获奖作品集》;与省广播电视台合作策划制作《爱无疆·情无限》安徽省人口基金六周年工作纪实片;利用“人口基金在线”官网播发信息124篇等,大力宣传人口基金的工作成果,扩大其社会影响。  

2、积极开展活动。与省计生协会联合开展“5·29会员活动日暨母亲节生育关怀·幸福家庭”大型活动;与省卫计委、省计生协、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 “情暖江淮—省人口基金会成立6周年暨第五届人口基金助学”大型直播活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组织评选全省人口基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邀请省著名书法家书写春联,并印制2万份赠送全省计生困难家庭;春节前,与省卫计委、省计生协、省美协、省书协在定远县开展了“送温暖、送健康、送书画”三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放大了人口基金的公益形象和社会效应。

(四)业务指导、资金监管有力。

加强业务学习,举办人口基金项目官员专题培训班。严格按照省人口基金会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和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对项目县、区报批的救助项目和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材料及时进行审核、统计,对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的相关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

加强资金监管,专款专用。对依托计生委、计生协单位账户的项目县(市、区),要求必须设立人口基金明细账;对会计账户在会计核算中心的项目县(市、区),要求必须设立人口基金备查账。12月上旬,省计生协、省人口基金会组成四个督查组,对8个市、11个县、区进行了督查调研,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整改要求,并认真撰写督查调研报告,进行座谈、总结、分析,为全面总结 “十二五”,谋划做好“十三五”人口基金工作提供了依据。

(五)改革创新,提高工作效率。

1、滁州、黄山两市进行项目市级审批试点改革,工作开展良好,项目资金审批及时、到位,收到预期效果。

2、开展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拨付方式改革,项目县区严格执行《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使用办法》,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资金使用量提高了48.4%,各地对这项改革的满意度较高。

3、申报表格改革,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启用,新的表格删繁就简,从过去20多种精简至现在11种,减轻基层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4、健全完善档案管理,分类归档、及时入库、专人管理,完成了基金会成立以来的所有档案的分类整理,建档入盒。截止目前,共建立文书档案112 盒521件,项目档案51盒 1102件,财务档案181盒 382册,为基金会的规范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5、加强基金会内部管理,成立事业发展部,公开招聘办公室主任。经省卫计委机关党委批准成立了省人口基金会党支部,坚持定期学习制度,提升职工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5年,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人口基金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圆满完成全年工作计划,改革进展顺利,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但是,面对改革发展趋势和“十三五”要求,我们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筹资渠道单一,没有新的突破;重点项目、创新项目意识须进一步加强;项目评估、运行管理和开展实效上有待规范提高;品牌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上有待加强等。

二、2016年工作意见

坚持改革、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在资金募集上强措施;项目建设上做精品;发挥作用上见实效;规范管理上上水平。以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为主线,服务计生困难家庭,服务卫生计生中心工作,服务健康安徽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拓宽资金募集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4〕16号),按照省计生协、省人口基金会《关于做好“十三五”人口专项基金工作的通知》(皖计生协〔2015〕17号)要求,积极巩固做好县区募集人口专项基金主渠道,拓宽思路,改革项目运行管理模式,以项目带动资金募集,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渠道募集资金的常态机制。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制定资金投资计划,确保基金会资金保值增值。

(二)加快精品项目建设。

1、继续打造3个精品项目。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含计生特扶家庭综合保险,占项目资金比例20%)、扶贫济困项目(占项目资金比例30%)、助学成才项目(占项目资金比例20%)。进一步完善措施,充实内容,提高运行质量和效果,使精品项目更加出彩。

2、完善4个保险项目。2016年不再增加新的险种,已开展的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综合保险、村(居)计生专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关爱计生困难家庭留守儿童保险、计划生育家庭优生优育保险中确保 “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综合保险”和“村(居)计生专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项目。进一步协调中国人寿保险安徽省分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安徽分公司就保险范围、理赔条款、赔付效率等方面进行补充、完善,切实提高项目实效和群众满意度。

3、实事求是的开展既往项目(占项目资金比例20%)。各项目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经费比例范围内自行选择开展既往项目,省人口基金会做好项目管理、指导和评估。

4、因地制宜拓展创新项目(占项目资金比例10%)。鼓励各地根据人口计生政策的调整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开发有地方特点、群众欢迎的创新项目,并按新项目要求报批实施,及时总结经验,放大提升效益,形成亮点。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养老服务、二孩生育政策扶助(优生扶助)、计生家庭创业扶持、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救助等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和中央“十三五”规划的创新项目。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1、扩大市级审批试点范围,借鉴滁州、黄山2个试点市的成功做法,2016年增加宣城、铜陵、六安3市对所辖项目县(市、区)的项目资金进行市级审批试点。对项目县(市、区)的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仍然采取按比例直接拨付办法执行。

2、鼓励项目创新,人口专项基金中年度捐赠额10%的捐赠单位的发展公益基金,各项目县、区可合理用于创新项目支出。

3、提高扶贫济困项目救助标准,将计生困难家庭的救助额度提高为500-2000元。

4、实行部分项目经费预拨制度,对“两节慰问”和“助学成才”项目,项目县区根据需要可以申请预拨资金,但要遵守资金管理制度,专款专用,并按《预拨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5、改革项目运作管理模式,开发适合捐赠单位需要的创新项目,实行点对点的运作,按照捐赠者要求建立项目、运行项目、评估项目。捐款金额的90%用于项目运行,10%用于项目管理(其中7%用于市、县项目管理,3%用于省级项目管理),允许冠名、冠标、使用省人口基金会标识,力争项目运作管理改革上有突破、见成效。

(四)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

2016年,继续加强人口基金项目及资金管理,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督查调研。严格执行项目报批制度,认真审查报批材料(表格、文本),充分发挥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和资金监督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对各项目县、区的督查范围和抽查频率,对项目资料、帐户管理、审批流程、财务手续实行全过程监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市卫计委、计生协对所辖项目县区的监督、指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2016年4月底前各市对项目县的项目运行和资金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计生协和省人口基金会,省计生协、省人口基金会适时进行抽查。项目县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断加强人口基金项目和财务管理,发挥项目官员作用,健全完善项目档案,做好项目评估和自查自纠工作,确保项目规范运作、资金安全运行。

(五)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1、加强与协会沟通协调,坚持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协会+基金会”工作机制。

2、加强宣传,深化与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合作关系,及时投送信息,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组织开展“5.29”会员活动日、关爱母亲、助学成才等活动,省、市、县联动强化人口基金的品牌宣传,提高人口基金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和群众信任度。

3、升级改版省人口基金会网站,按照社会组织的性质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社会捐赠的网络平台。

4、建立项目评估体系,按照不同项目分别建立评估标准。完成“助学成才”和“计生特殊家庭关怀”两个项目评估报告的评议论证,利用评估成果,发挥借鉴和示范作用。

5、召开全省人口基金工作会议,隆重表彰人口基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6、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水平,修订、完善基金会内部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坚持定期学习制度。不断提升规范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努力营造一个有纪律、讲规矩、比贡献、促和谐的工作环境。

联系我们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329号5楼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8137708 传真:0551-68137710 邮箱:rkjjzx2010@163.com
Copyright ©  2022  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 版权所有皖ICP备190105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