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卫生健康委和省计生协的指导下,在各位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省人口健康基金会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持续推进基金会改革创新,拓宽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优化项目结构,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基金会转型创新发展取得积极突破。
2021年11月,省人口健康基金会被省民政厅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2022年9月,“暖心行动”项目获评我省慈善公益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安徽慈善奖”。2022年7月,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党支部获评省卫生健康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2年11月,“人口健康宣教江淮行”项目获评“新安公益创新奖”。
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促发展,廉洁办会守纪律
基金会认真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秉持基金会章程宗旨,深刻理解人口与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准确把握基金会公益属性,坚持守正与创新并举,聚焦安徽特色一流基金会的目标,增强公信力,提升影响力,创造新动力。严格遵守基金会业务范围,深化人口与健康两大主题,积极围绕“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主动服务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和计生协改革发展,做大做强做新人口健康公益事业。党支部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参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为动力和契机,不断强化思想建设,提升向心力,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多形式开展支部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规范财务操作流程,筑牢制度藩篱,让严守铁的纪律成为基金会全体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二)坚持精品意识,项目突出重点
基金会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和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会议精神,重点关注特扶家庭、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户家庭,持续做好暖心行动、计生帮扶、健康促进等精品项目。积极谋划托幼服务、优生优育指导、生殖健康服务、出生缺陷防治、人口与健康课题研究等创新项目,助力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持续打造“暖心行动”品牌项目。2022年,暖心行动项目获安徽省民政厅“安徽慈善奖”表彰。多年来,省人口健康基金会不断加大计生家庭特别是计生特殊家庭的帮扶力度,深入开展“暖心行动”,积极做好“精神慰藉、健康关怀、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保险保障”等五项服务。各地“暖心家园”成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的精神乐园、联谊交流的平台。2021年,省人口健康基金会为暖心行动项目支出1965.59万元。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历年累计发放暖心行动项目救助资金7325万元,受益人次达33万。二是不断加大计生帮扶力度。通过困难慰问、大病救助、善根工程、计生家庭意外险、卫计专干保险等项目对计生困难家庭、大病或意外伤亡计生家庭、计生困难家庭子女、独生子女户或农村双女户开展救助和帮扶。通过救助慰问、购买保险、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帮扶救助计生困难群众97.57万人,2021年共支出4489.96 万元。三是大力开展健康促进类项目。为践行转型发展理念,进一步深耕大健康领域,基金会积极融入健康安徽建设,助力中心工作。开展了关爱女性的“美丽底蕴”、“喂爱坚持”等暖民心活动;打造“人口健康宣教江淮行”品牌活动,邀请省级医疗卫生专家到偏远乡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突出打造具有“短、精、新”特色的“微宣讲”,同时线上收听人数达到了数万人次;在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设立10万元“人口健康基金奖学金”,每年用于奖励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在籍优秀学生,培养造就基层卫生健康专业人才;资助《安徽省人口与健康》杂志等卫生健康宣传平台,宣传党的卫生健康政策,向群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四是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与安徽大学、合肥社区治理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等合作开展了相关老龄课题合作研究;通过开展“皖江红”项目助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让流动人口离乡不离家;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疫苗接种工作;通过资金支持等方式共同推进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资助建立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及青春健康等创新项目试点,助力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落地。
(三)拓宽基金渠道,勠力广结善财
一是资金收入稳固,支出更加合理。基金会当年总收入7526.24万元,其中:捐赠收入6807.48万元,政府补助收入100万元,投资收益535.45万元,利息收入83.31万元。全省筹资百万元以上的县(市、区)达27个,占项目县(市、区)总数的30%。捐赠收入中各县区计生协捐赠6730.3万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捐赠77.18万元。基金会当年总支出7159.37万元,其中,公益事业支出7061.03万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及行政办公费用支出98.34万元。公益事业支出7061.03万元,占上一年总收入的80.28%。其中,救助支出6708.24万元,项目运行管理配套经费支出352.79万元。2021年顺利通过安徽华审正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资金募集渠道更加多元化。借助腾讯公益平台,开展99公益项目“幸福家庭·健康同行”网络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111.07万元,目前,已救助大病困难家庭60户,发放救助金47万元。牵手爱心企业安徽中草徽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抗疫有我·幸福同行”卫生防疫消毒用品捐赠活动,协议捐赠额863万元。接受合肥格局商学53期学员捐赠20万元,用于岳西县早期肺癌筛查活动。基金会先后设立了海星专项基金、滨南社区专项基金等。确定了专项基金的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制定发展规划,研究重大问题,促进专项基金使用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最大程度发挥专项基金的社会效益。
(四)发挥宣传优势,做好舆论引导
2021年,基金会更加关注品牌提升,重视品牌传播。一年来,基金会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发布制度,严格遵守稿件发布流程,着力展示和提升社会形象,依托官网、官微、官媒,广泛宣传基金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及时向社会发布最新动态700余条。不断推动宣传工作的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先后开通了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账号,全面升级基金会官网,编印制作了基金会画册和专题片,全面展示基金会新形象,进一步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思路
2021年,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各种考验和挑战骤然增加的环境下,基金会转型发展仍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募集渠道仍较为单一。目前基金会主要资金来源是各市、县(区)计生协的协议捐赠。近年来,由于生育政策调整、机构改革、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捐赠总体金额呈下降趋势(2020年8045.3万元;2021年6730.3万元;2022年5729.9万元),部分地方已连续两年没有捐款。在基金会社会募集渠道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县区捐赠积极性的下降将严重制约基金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项目运作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全省人口健康专项基金工作水平地区差异性明显,发展不平衡,部分县级人口健康专项基金项目运作能力有待加强;县区及省级部分项目设置精准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不足,省级公募资金使用率有待提升。
三是基金会品牌影响不够强。基金会创办十余年来,品牌形象尚未牢固树立,以项目带动宣传,打造公益品牌的成效不明显,基金会影响力未达预期。仍需在宣传上精准发力,加大投入。持之以恒,做品牌、强公益,向社会全方位展示基金会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公益职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大力开展党建工作。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职工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基金会健康发展的核心作用。
二是优化项目实施,提升救助帮扶成效。统筹兼顾服务计生家庭的老阵地和全民健康的新领域,聚焦特殊家庭、老龄人口和婴幼儿三大群体。从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进一步优化县区项目,创新丰富省级项目,细化实化帮扶措施。加强合作交流,探索建立符合省级社会组织公益特性的项目管理体系。
三是拓宽资金募资渠道,增强基金会的生命力。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资金增值保值工作。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公益”的建设,扩大互联网筹资渠道和社会影响力。与爱心企业、学校、社区等建立专项基金,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捐款捐物,推动资金募集和事业发展转型升级。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基金会品牌影响力。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弘扬基金会文化,开创品牌宣传新格局。发掘“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向社会全方位展示基金会工作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五是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坚持依法办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坚决做到廉洁办会,依法依规管好用好每一分善款。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社会动员能力、管理服务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职工队伍。
省人口健康基金会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立足人口与健康两大领域,找准促进人口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中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开拓创新,凝心聚力,不断推动基金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人口健康基金工作的新局面,为健康安徽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