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失独家庭带给人们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它代表了多少不幸家庭的辛酸,人们往往在回避或私底下议论着。让失独家庭从灰暗的天空走出,沐浴在温暖的阳关下,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着,为失独家庭撑起一片天。
2014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社会关怀工作首先在庐江县4个乡镇试点,2015年实行全覆盖,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失独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关怀和救助。
龙桥镇秉承庐江县计生协特殊家庭关怀扶助工作精神,从社会帮扶、经济救助、医疗保障、精神慰藉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和救助,为失独家庭构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情有所慰的帮扶体系。
一是社会帮扶显合力,构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帮扶队伍。根据“5-1”的帮扶队伍设计,为每户失独家庭组建一支涵盖邻居志愿者、家庭医生、包片村干、卫计办联系人和镇包村干部的志愿者队伍,负责日常联系走访,了解帮扶对象需求,开展重大节假日慰问,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集中服务活动,通过健康义诊、节日慰问、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为失独家庭带来全社会的关爱。
二是经济救助解真困。为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申请紧急慰藉,一次性救助3000元,开展特扶家庭慢性病救助和大病住院救助,分别给予500元、3000元的救助,施行再生育辅助技术补助,最高每例补助3万元;申请国家特别扶助金,从2018年起,每人每年救助11100元,开展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失能评估,根据轻度、重度和重度失能程度,每月发放300元、400元和500元的护理补贴;购买特扶家庭健康综合保险,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优先为困难失独家庭申请农村低保和五保,优先安排入住敬老院,实行临终关怀,给予即将死亡或死亡的特扶对象2000元的安抚,凸显人文关怀。
三是医疗保障护健康。免费为特扶家庭签约家庭医生,定期开展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为失独家庭寻医问药提供便捷,发放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大礼包,介绍各种药品药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开通计生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发放合肥市计划生育家庭爱心卡,方便失独家庭就医看病。
四是精神慰藉显真情。为帮助失独家庭走出悲伤,龙桥镇组织失独老人和计生困难家庭学生开展亲情牵手,鼓励、引导失独老人开展结对助学活动,为失独老人和计生困难学生搭建爱心交流亲情互动的桥梁,支持受助学生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化情感交流;组织失独老人参加每年一度由县计生协举办的联谊交流活动,让失独家庭聚首交流,寻找知音,倾吐心声,聆听健康素养讲座,排解心中的郁结。积极引导失独家庭走出家门,参加日常的健身娱乐活动,走出曾经的阴霾,逐渐融入社会。
五是政策支持有保障。为深入推进计生特殊家庭社会关怀扶助工作,庐江县先后出台了多部文件,龙桥镇根据市县文件精神,先后出台了计生特殊家庭社会关怀扶助工作实施方案和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实施方案,使各项关怀扶助政策有据可依,确保工作的有效的开展。
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失独家庭不在是人们眼中的异类人群,他们和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和娱乐,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愁,但更多的忧伤隐藏在心底里。如何让失独家庭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
一是不能让失独家庭成为人们眼中的异类群体。失独家庭因失去子女行为较常人显得更孤僻,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宣传引导,引导人们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与之交流交往,而不是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们,不去触碰他们的伤疤,让关怀和温暖化解他们的伤痛。
二是不能让失独家庭失去经济来源。政府的每一笔资金、社会捐助的每一笔善款都要准确无误的发放在失独家庭手上。他们因失去子女会对老来无依无靠感到恐慌,这时经济救助尤其显得重要,手中有钱,让他们有种安全感。衣食无忧是对失独家庭最基本的人身保障。
三是不能忽视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失独家庭的心理比普通人更加敏感,平时因心情压抑和人交往少,所有的心事都积压在心底,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走访中更加关注和失独家庭的情感交流,为失独家庭创造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释放心中压抑的情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失独家庭联谊交流,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为老人带来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被牵挂被尊重,而不是被遗忘。
四是不能忽视失独家庭的身体健康。失独家庭现大都年老体迈,健康成为他们关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好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组织好健康体检,落实好就医绿色通道,为他们的健康把好关口。
五是不能仅仅依靠单一部门来推动。失独家庭的关怀扶助不仅是卫计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政府各部门齐心合力出台各项政策进行帮扶,需要卫计、民政、财政、司法、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落实各项政策,为失独家庭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
( 孙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