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东亭乡阳岱山村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计生协会员,也是一个村医,他叫黄匡怀,男,1973年10月出生,中专文化,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患有三级残疾,7岁时因疾病右腿残疾。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等靠要,等着政府来救助,而是二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着自己做一名称职村医的信念,克服身体不便,一心为群众服务,为患者减轻病痛。他的步伐也许是蹒跚的,但他的内心是坚定的。
阳岱山村有4800余人。作为村医,他负责2000余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逐户建立每个人的健康档案,每季度对每户进行一次随访,对年老体弱和卧床不起的病人还要上门入户测血糖、量血压。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眼神,再苦再累他也从不间断。从医25年,他扎根在基层,始终保持着随叫随到随时出诊的习惯,用实际行动赢得周边村民的普遍赞誉。工作中,他从来顾不得自己还是个残疾人,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患者的病情对他来说就是命令、就是军号,常常是一口饭还没来得及咽,一口水还没来得及喝,背起药箱就出诊。
在寒冬的一个夜晚,11点多了,本村的一个小孩发烧,打电话叫他出诊,当时他的腰疼得很厉害,翻身都困难。外面的气温在零下十多度,妻子怕他受风寒加重病情,就劝他不要出诊了,可以让家长把孩子抱过来,可他却说孩子本来发着高烧,大冷的天,再抱过来病情会加重的,坚持让妻子深夜驾车把他送到病人家,孩子烧退了,而他的病情也更重了,可当他看到病人痊愈后的笑容,听到病人感激的话语,自己的病痛都不算什么了。
这就是荣获 “最美广德人”称号的黄匡怀,一个普通的计生协会员,一个平凡的村医,根植于基层的土地,与百姓紧密相连,打成一片,一心牵挂着群众的身体健康。(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