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项目动态 > 内容

全椒县战疫一线群英谱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积极响应动员、迅速投入战疫、每天不辞辛劳,他们坚韧不拔、坚守岗位、冲锋在防疫的第一线……当居民们都闭门不敢外出,他们却始终“逆行”在村间,坚守防疫“火线”,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他们是医生、更是“斗士”,是最强战疫者、更是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神”。

“神雕侠侣”——肖正武 陈咏梅

       他们俩是十字镇卫生院的一对夫妻。全县疫情战斗的号角吹响时,他们二话没说,让上高中的儿子独自一个在家,积极冲锋到战疫一线。丈夫肖正武是一名内科医师,承担着十字镇卫生院发热门诊病人预检分诊和医院环境消毒工作,他每天两次背着30多斤的消毒液,楼上楼下,给每一个角落消毒。一趟下来,累得浑身是汗,可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妻子陈咏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她默默地协助丈夫,在门岗对进入医院的人员测量体温,为丈夫减轻一些负担。夫妻俩夫唱妇随、比翼双飞......这对战疫联盟中的“神雕侠侣”,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病人们的交口称赞。

“独臂大侠”——汪海洋

       他是十字镇卫生院的工会主席,本是一位年青帅气的小伙子。在疫情发生前半个月,他因不慎跌断了锁骨,手术后正在家休息。疫情战斗开始后,他看到同志们都奋战在一线,在家再也呆不住了,便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参加抗击疫情。领导说他现在也是病人,要休息。可是他却说:“现在我的左手虽然不能活动,但是我右手还可以动,完全可以胜任工作。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不冲在前,什么时候上?我这点小伤算什么!”

领导拗不过倔强的汪海洋,便同意了他的请战要求。于是,每天在十字社区龙腾三江小区门口的党员先锋模范岗,便会出现这样滑稽和感人的场景——汪海洋左手吊着绷带,右手持着便携式测温仪,给进出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

从此,十字镇战疫联盟中,“独臂大侠”汪海洋的名号不胫而走。

 “暗夜守护者”——盛洪

       他是十字镇卫生院陈浅分院的负责人。自界首镇检测点设立以来,每天从晚上8点值班到凌晨2点,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牢记着自己的初心。

        “今晚的月亮真圆,我在界首抗击疫情检测点,愿所有人合家团圆,愿疫情早点结束。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利的。”“从月圆到月缺,天天值守,为了最终的战疫胜利,冷点、困点、苦点都值得。我们一定会坚持住的,等待着全国胜利之日早点到来。”这是盛洪朋友圈的两句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战疫联盟中“暗夜守护者”盛洪,与暗夜为伴,为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千面人”——雍得金

       他是十字镇卫生院的一名普通职工,大年三十下午接到院长疫情防控的电话通知,毅然放弃春节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初一早上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单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拟定十字镇卫生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理措施,每天接收、传达文件并协助院长办理,及时完成报表,积极组织全体人员参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学习培训……全椒成立全椒西收费站疫情检测点时,他第一个向院长报名参加,积极冲在一线,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他每周还要对卫生室的工作进行督查指导,严密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为地方百姓健康守护一方净土。

        在战疫联盟中,雍得金的工作最为繁杂。每天他都像一只陀螺,不停地旋转着、任劳任怨。“千面人”的雅号实至名归。

“独行客”——张龙

       他是十字镇界首村一名村医,也是一名政协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龙每天骑行摩擦车几十公里,为武汉和湖北返乡人员进行上门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经常冻得手脚麻木,骑行的危险系数成倍增加。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的职责,我责无旁贷,为乡亲们服务我义不容辞。”

       2月8日,全椒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决定在界首街道设立疫情防控临时检测点,要求24小时不间断值守,张龙被安排在凌晨2:00到次日8:00值班。白天他要为返乡人员量体温,上半夜只能睡几个小时的觉,可是他无怨无悔。2月15日,全椒迎来了入春后首场降雪,气温骤降,他不畏风雪,手持一把雨伞,坚守在检测点的帐篷外,为来往的驾乘人员测量体温。

       张龙只是全椒数百名基层村医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征途中,他骑着摩托踽踽独行的背影或许没有多少人会记起,但战疫联盟里号称“独行客”的他,内心绝对是无憾的。(雍得金  秦云)

联系我们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329号5楼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8137708 传真:0551-68137710 邮箱:rkjjzx2010@163.com
Copyright ©  2022  安徽省人口健康基金会 版权所有皖ICP备19010509号-1